492251
post:492251

刘飞《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

  • 发布时间:2014-01-16 09:06
  • 作者:刘飞
  • 点击量:

一、导入

1、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要一起来研究什么内容吗?(导体和绝缘体),标题出示)

2、电路的连接对于今天的研究很有帮助,还记得我们是如何让小灯泡发光的吗?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来演示一下。(电路放低,方便实验)(一位同学上台展示电路连接方法以及提醒)(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导线、小灯泡再回到电池的负极,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当电流经过小灯泡时,小灯泡就发光了。)(重点:“连接在金属触点上”“闭合电路(开关闭合)”、“电流通过小灯泡”。)

二、导体与绝缘体

1、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导体和绝缘体,这一内容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知识和智慧呢?课前我们已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性学习,请拿出小研究,6人小组内交流前三题,如果讨论中有不同意见,请组长及时作好记录。(小组交流,投影)

(一)小研究一

1、先让我们一起来看小研究一: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上台回答)(圈出共同点,解决“容易”和“不容易”的问题,顺着学生的话推进(说话准确,关注生活),必要时教师解释)

2、学生肯定、补充交流。

(二)小研究二

1、明白了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之后,我们就可以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材料进行大胆预测(贴:大胆预测)了。哪个组的同学愿意派代表与大家分享?

2、学生汇报(磁吸纸条上台贴)。(每组两名代表,一名贴,一名说。争议材料放中间,打问号)没有异议问理由。

(三)小研究三

1、同学们,咱们刚才的这些预测可能更多的凭借的是生活中的一些朴素的经验。这些大胆的预测与准确的判断之间还有一段距离,怎么才能知道咱们的预测是否准确呢?(实验)说得真好,我们还需要科学的探究。(贴:科学的探究)科学探究离不开科学的方法,让我们聚焦小研究三。

2、一位同学上台汇报实验方法,其余学生交流补充。(注意:首先需要测试检测器是否完好,然后将物体接入电路,电路闭合后如果能够有电流通过电路,则说明是导体。重复试验2次。)(显示有电流通过的可以是小灯泡(二极管)、小喇叭(蜂鸣器)、电流表等)(小研究记名字)

3、科学的真理来源于实践。让我们用刚刚总结的方法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吧。在这十一种材料中,你们认为哪些材料方便检测?(小研究上打钩)我们先小组合作研究这八种材料(不研究的三种拖到下面)。每个材料盘里有两种材料,请各小组长选择本小组想研究的材料盘开始研究(列好任务单,包括:材料名称、实验结果)

4、学生实验。

5、结果汇报,总结。(一人汇报,一人挪磁贴,黑板上打钩)(总结:金属一般是导体。天然的动植物纤维、塑料等非金属一般是绝缘体。)

6、现在我们把目光转移到剩下的的三种材料上,纯净水、食盐、食盐水的导电性能我们该如何测试呢?怎样把它们接入电路中呢?

7、指名回答。(注意:电线两端分别插入物品中,不接触。)

8、前面的实验中,我们是以电流通过小灯泡,点亮小灯泡来检测闭合电路中电流的存在。刚刚的讨论中,我们还提到了“电流表”这种工具,它可以更直观地显示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想试试吗?(出示,简介)

9、为了节约时间,电流表和电线老师已经验证了它们的完好性,直接检测就可以了。请一个小组(三人,一人讲解,两人配合实验)上台检测食盐、纯净水与食盐水的导电性,结果展示在黑板上。(贴:得出结论)

10、通过刚才的实验,你除了学会如何判断一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以及了解了几种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外,还发现了什么秘密?(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会向导体转化)

11、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现象,再来看这个实验(视频演示玻璃导电),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其实,混入杂质、湿水、高温、高压、冷冻都可以让绝缘体转变成导体;在这些条件消失后,导体也会恢复为绝缘体)

(四)小研究四

1、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小研究四,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你有哪些提醒和疑问呢?

(提醒,安全用电;疑问:课前提出已解决及未解决)

2、学生汇报。(不能解决课后研究,作为今天作业)

上一篇:严芳
下一篇:说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