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745
post:491745

冯映娥 美术 《分分合合》

  • 发布时间:2011-12-30 10:14
  • 作者:冯映娥
  • 点击量:

分分合合

教学内容:分分合合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在分分合合中感受点、线、面的变化,通过几何形的分解组合了解事物的可变化性。

2、技能领域:.掌握分解、重组的基本方法,创作具象或抽象的视觉作品。

3、情感领域:通过不断的尝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在对待创造性活动时的持久性。

教学重点

掌握分割组合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创作出新颖独特的作品。

教学准备

教具:剪刀、吸铁石、投影仪、图案作品。

学具:彩色卡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想不想看魔术啊?

2、老师这儿有一些形状、大小不同的图形。看,在老师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变成一只鸟)

3、还有更神奇的呢?(变成了一个圆)

再变一个(鱼)(再次变成了一个圆)

4、哪位同学说说你的看法?

生回答后师总结:由圆切割分解再重新组合变成了不同的图形。

5、你们觉得好玩吗?只要勤于动脑,一个简单的图形就能产生无穷的变化。(点题:今天我们就用一种几何形,将它巧妙分解,再组合成有趣的图形——分分合合)

二、教学新课

1、玩一玩:

以其实同学们都玩过这样的游戏。

学生:拼图、七巧板。

老师请学生把准备好的七巧板在黑板上摆出不同的图形来,

老师也来摆一摆。

2、自组学习:

通过学习范例,简单了解尝试分分合合的方法。

看,老师这有两幅分分合合的图形,你能照样子做一张吗?

请做的快的到投影上展示。

3、欣赏范例:

在看老师这还有几幅图,你发现它们是怎么变化的吗?

学生找出每一块变化前在几何图形中的位置。

欣赏范例,区分具象与抽象的概念。

能看出具体像某一事物的图称之为具象,不能看出具体像某一事物的图称之为抽象,但不管是具象还是抽象,只要巧于构思、精于设计,都是好作品。

4、教师示范

老师觉得太好玩了,也想来做一做了。(边示范边讲解)

选择几何形(三角形、方形、椭圆形、菱形、梯形、扇形、半圆形、多边形等。)

分解(不要剪太多块,可直线分割、曲线分割、折线分割)

组合(一块也不能少)

拼贴(不能重叠)

5、请学生说一说分分合合的要点。

6、范作赏析

出示更多的分分合合的作品,学生欣赏学习。

7、学生练习。

教师出示分分合合的要点提醒学生。

8、展示与评价。

将已完成的作业展示在黑板上;介绍自己的作品;选出你喜欢的作品;教师谈谈看法。

9、拓展内容:

了解“马蒂斯剪纸”,并试一试。

马蒂斯剪纸:从基本形的某一点剪入,再从该点剪出。

尝试用“撕”的方法来进行分分合合,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

板书设计

分分合合

选择几何形

分解(不要剪太多块)

组合(一块也不能少)

拼贴(不能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