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人教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一的跳短绳为主,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把情景化、人性化、唱游化等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正摇并脚跳短绳的方法和相关知识,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互助、协作、友爱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体育运动知识,从而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跳绳是人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和锻炼身体的主要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的主教材为短跳绳,短跳绳属于大纲规定的必修内容,是一项传统教材。学生通过参加跳绳项目的锻炼,可以增强腕部、上下肢、腰腹肌等部位的力量,发展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跳绳能力。培养刻苦锻炼、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的好品质。这个动作的单元安排共一次课,本课为第1次课。通过反复练习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本课内容是创设一个情境,由教师引导学生体验、研究、自主探究学习进行动作练习。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玩、性子急是他们突出的个性表象之一,他们善于观察、善于表现,喜欢模仿,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而且对什么都显现出极大地兴趣,自信心特别强,对于新鲜的事物敢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受到亲人的娇惯,比较任性,娇气、依赖性强、不合作等不良心理倾向。针对学生以上特点,在教学中灵活的安排多样的跳法练习,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学习的课堂气氛,多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天地,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使他们乐学、自学、勤学。通过观察、思考得到启示,促使他们与同伴合作、帮助,有效的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使各层次学生都得到提高。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成功感,给学生一种学会了的愉快,成功了的喜悦,获胜的开心和自豪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并脚跳的游戏,使学生初步体会用力蹬、落地轻的方法,在另一个游戏中体验同一致的合作方法,提高学生跳跃能力,发展学生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2.过程与方法:采用个体和小组结伴形式的分散练习,学生在共同的合作中不仅掌握动作技能,而且逐步形成合作跳跃,相互协调配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与渴望,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
五、教学内容
跳跃:短跳绳 游戏:齐心协力搭桥河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腕用力
教学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七、教学流程
开始部分(美丽的春姑娘)——准备部分(小青蛙抓害虫)——基本部分(1、尝试练习口诀:双手摇一摇,双脚并着跳。通过歌谣练习单手持绳,边摇、边说、边跳、模仿并脚跳2、加大难度:两手握住绳的两端,由后,向前摇转绳子,当绳子即将落地前的一瞬间,双脚随即跳起,绳子从两脚下轮转过去,连续做数次。3、成果展示:看谁跳的最连贯)——游戏(短绳连起来,齐心协力把桥过)——结束(跟着春姑娘,柳叶弯弯、春风吹吹、身体摇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