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415
post:489415

100以内的连加连减

  • 发布时间:2015-01-29 10:46
  • 作者:陆咏梅
  • 点击量:

课题:100以内的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2、 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一、要善于欣赏他人;二、要及时地反思,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连减式题。

教学准备:投影片、多媒体设备

教学时间:

学与教的主要过程


一、情境式引入

1、 (出示图片1)教师叙述例1的已知条件。

2、 提问:

(1) 听完老师的叙述,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2) 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呢?

(3) 待学生回答后,完整的出示例1三个小朋友一起折纸船,第一个同学折了19只,第二个同学折了27只,第三个同学折了26只。请问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

(4)要求三个同学一共折了多少只纸船,你准备怎么列式?

二、新授

1、教学例1

(1)提问引导

①观察,这道题有什么特点?

②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③这道题的数比较大,口算起来比较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2)分组讨论试做要求:

① 先分小组讨论这道题的计算方法(你们组准备怎么做)。

② 把本组讨论出的方法做在练习本上。

③ 如果一个组讨论后得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把这几种不同的方法都记录下来。

交流三种方法[讨论过程中,重点提示学生:① 首先,在别的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地倾听同学的发言,找出其他同学的优缺点。② 其次,在听完别人的发言后,要善于给同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③ 要善于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学习别人的好方法、好思路、好习惯等。

方法一:

19+27+26=72

19     46

  +27    +26

    46     72

方法二:

19+27+26=72

19            

  +27  

    46

  +26  

    72

方法三:

19+27+26=72

19            

    27            

  +26  

    72

对比三种方法,选择最优方法

问:谁来说说,这三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学生回答:方法一:优点:1、 同学们比较熟悉这种竖式的书写方法。2、 在计算过程中,难度较小,不易出错。缺点:1、 费时间。2、 这两个竖式不太好安排格式,如果写不好,容易显得很乱。

方法二:优点:1、 写起来会比第一种方法省点时间,少写了一个62,竖式由两个减少到了一个。2、 这个竖式写起来会比较美观。(相对于第一个竖式而言)缺点:容易丢掉第二步的加号。

方法三:优点:1、 更省时间。2、 计算时比较简单,只要一位一位的计算就可以了。缺点:1、 在计算的过程中,容易丢掉进位。2、 对于一些计算不熟练的同学来说,计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师:这三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缺点,在同学们自己做题时,可以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最省时的方法。

(5)小结:

问:做完这道题,大家有什么收获?

[学生:1、 在计算时,要努力思考简便的方法,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2、 最简单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3、 要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提高正确率。]

2、教学例2

(1)直接出示例90-25-28=

(2)对比问:这道题与例1有什么不同?[生:例1:是一道连加的两步式题。能得到三种不同的算法。例2:是一道连减的两步式题。只能用例1中的前两种方法。]

(3)师生、生生多边交流问:这道题怎么算最好?[生:用两个竖式计算最保险;第一步口算,第二步用竖式算。]

(4)小结:哪一步如果能口算,就可以口算,在计算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自己尝试完成。小组核对,说说要注意什么。

2、想想做做2、3。说说题目的含义,自己列式解答,核对。

四、总结、质疑、发展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想想做做2.

 

课后反思:

  教学调整或生成记录

上一篇:古诗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