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示例题挂图兔子与蘑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兔与蘑菇是怎么排列的?
学生观察后可能回答:
生1:读出来,兔子蘑菇兔子蘑菇兔子蘑菇······
生2:每两只兔子中间都有一个蘑菇。
生3:兔子和蘑菇是一个隔着一个排成一行的。(板书一个隔一个 排成一行)
带着孩子指一指,体会一个隔一个的具体含义。
师:那木桩和篱笆呢?夹子和手帕呢?
归纳:它们都是一个隔一个,排成一排。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研究这样排列方式里蕴含的规律。
二、探究规律
1. 引导学生数一数每一组中两个物体的数量,并且完成表格填写。
提问:每组中两个物体的数量有什么关系?
生:相差1.
追问:每一组中多的物体都排在哪儿了?
生:都在两边,两边的物体都比中间物体多1个。
追问: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两边的会比中间的多1个呢?
组织学生同桌之间交流汇报。
生1:一个兔子带一个蘑菇,最后一只兔子没有蘑菇,所以兔子多一只。
生2:可以把一只兔子和一个蘑菇看做一组,每组里兔子和蘑菇都是一个,而最后一组里只有兔子没有蘑菇,所以兔子多一个。
引导学生将一只兔子和一个蘑菇看做一组,可以通过圈一圈,点明一一对应。
组织学生利用分组的方法再说一说为什么木桩比篱笆多一个。
出示课题:像这样,两种物体一个隔一个排成一行,具有这样规律的排列,我们就称为一一间隔排列。(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2. 提问:(1)20只兔子站成一排,每相邻两只兔子中间有一个蘑菇,请问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50只呢?100只呢?
(2)把20块手帕像上面那样用夹子夹成一排,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50个呢?100个呢?
追问:你们怎么回答的这么快?
生:它们之间的数量都相差1,两边的多,所以只要加1或者减1就可以了!(板书)
3. 接着出示,兔子开头、蘑菇结尾的排列,然孩子们发现一一间隔排列中也有可能出现两种事物相等的情况。
归纳: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量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1。(板书)
三、创造规律
1. 出示问题:正方形小片和圆形小片一一间隔排列,正方形小片有10个,圆形小片可能有多少个?
组织孩子们自行在纸上画一画,随后小组讨论自己画出的情况,查漏补缺。
Ppt展示三行10个正方形放好了,问孩子们三角形可能有多少个。
归纳:一一间隔中的两种物体,数量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1.
四、欣赏
带领孩子们寻找生活中的间隔排列,欣赏一组美丽的间隔排列照片,体会间隔排列的美感,引导孩子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