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神舟号”》教学反思
《我叫神舟号》本课比前几篇课文要长,学生刚接触课文不久,学起来稍有难度。
本课是一篇文章,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朗读课文,在指导朗读上多下工夫,或者范读,或者听录音,让学生对如何朗读文章有一个准确而感性的认识,并且自己学着朗读,逐步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
在这个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读好“嫦娥姐姐”和“神舟号”飞船的对话。为了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读好,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本文内容浅显,学生一读就懂,主要引导学生多读,读好了,自然能体会嫦娥姐姐看到“神舟号”飞船的惊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科技进步,教师可以提供我国刚刚成功发射“神舟六号”飞船的图片以及有关消息。在学生熟读课文基础上,要以组织学生联系从电视、报纸上的所见所闻,展开想象:嫦娥姐姐回到家乡看到了什么?学生在讨论在学生熟读课文基础上,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嫦娥姐姐回到家乡看到了什么?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想象力。
教后反思:
《我叫神舟号》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有自然段之分的课文,所以首先就是要教会学生区分自然段,我说开头空了两格的就是一个新的自然段,于是学生就开始找空白,可是有的找错了位置,跑到句末去标小节。经过多次纠正和同学的帮助最终才标对了小节。
这篇课文要想读熟并不难,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要求,可是,要想真正的读好这篇课文,出现的问题就比较多了,首先,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断词断句,该停顿的地方不能停顿,尤其是今天新学的段落之间的停顿,多次纠正领读讲解之后仍然存在问题,习惯性的读下去。如何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仍然是一个重点,重点不在于老师如何完美的领读,而是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于是在第一小节需要好奇口吻时我让他们回忆自己遇到不懂但想知道的事情时是怎样说话的,在自豪的时候又是怎么说话的,渴望一件礼物时又是怎样说话的,然后再让他们带着这种口气来读课文,效果就稍微好一点了。
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我重点强调的就是如何读好课文,在感情的领悟方面强调了很多,最后看来还是有效的,只有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的读好课文。
不足之处:
1、对学生的评价不够重视,应多用鼓励、中肯的评价语言,让学生听起来是在赞赏他们,从心底感到老师是在表扬或鼓励他。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发现学生读的效果并不理想,但并没有想办法适时引导。在这时,应该满怀激情,立即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激励性的语言带动大家的情绪,找到适合学生读书的方法。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一名教育专业技术人员,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就应该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面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表现出来的教育机智,突出自己的教学特色,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适合自己的学生。虽然,目前还在摸索中,但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