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其他学科一样也应有课外作业,但因为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书面作业,所以往往没有引起老师与学生的重视。只有有效合理地组织好学生完成课外体育作业,才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对体育基本技术、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好习惯。我在任教的班级中进行了尝试:
在体育课本中每一节都有课外作业练习内容。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把课外作业备在教案中,下课前布置给学生,并简要地讲解一下练习的次数和练习的要求。或者结合学生在有限的体育课上没能完全熟练掌握的内容,特别是一些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根据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各阶段的教学重点,适当调整课外作业的内容。
例如跳绳,这是学生考核项目中的主要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跳绳成绩,除了按教学内容安排的课内练习外,我还让学生利用早上、下午的活动时间在比较安全的地方进行轻盈的跳绳方法的练习。练习结果,本学期跳绳水平两个班提高了很多。
二、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点布置
爱好是因人而异的。布置作业时,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分别布置不同的课外体育作业。这样既能使有特长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又能帮助体育差生弥补不足,同时也使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得到满足,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增强。例如:四年级学生喜欢足球,可是学校的场地是有限的、器材也是有限的。本学期我指导四年级两个班学生自制了纸球,每节课带领学生利用纸球进行抛、打、踢、带、投等多项练习。课上尝到甜头后,学生课间也会自发的进行小足球练习。学期结束前进行了一次小足球比赛,学生个个都有绝活。
反思
1.从实际出发。体育作业的布置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和可能,把那些便于开展的项目选入教材。突出地方特色民间喜闻乐见的项目选人教材,以突出地方特色。突出思想品德教育。对于一些表达爱情等情感的体育作业,要结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进行筛选或改编,使其达到既锻炼身体,又使学生受到良好教育的要求。
2.体育作业的教学既要考虑满足学生的兴趣,又要做到对学生有专门的教学要求。如拔踢毽、跳绳等项目教学,不要单纯迎合学生的兴趣进行比赛,而一定要坚持有练有赛,重视基本技术的掌握,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增加比赛激烈程度和活跃气氛的目的。
3.注意教学安全卫生,尽量避免出现伤害事故。项目教学,要注意踝、膝、髓、腰等身体部位的准备活动,练习中要注意擦伤、摔伤,不可麻痹大意。
4.适当穿插一些身体素质练习,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发展。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受到学生的喜爱,得到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的支持,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增强体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