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和我们》教学反思
《植物和我们》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节总结课,过去,这样的课往往和单元总结在一起,以半复习课的形式进行教学。但我认为,本单元学生亲历了种植蚕豆的过程,他们经过了几十天的辛勤培育,了解了油菜生长的整个生命周期,这段经历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使他们有了很多的收获。本课就如果以学生们的这次科学学习的典型经历为主题,让他们尝试、体验科学交流活动所带来的精神享受与乐趣,会让他们在更深层次上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在教学之后,我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处
1.实现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本次教学活动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改变了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在课前,各个小组学生围绕本次主题,自主地搜集种蚕豆的相关资料,设计展示的方法,组内人员明确责任分工并互相帮助、沟通。在课上交流时,学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补充,有效地掌握了植物的生长过程。新课程正是强调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有效的沟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获得情感体验。
2.教师角色的成功转变
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当是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学生交往的控制者、课堂行为与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因此,在教学中,我用“对于他们小组的展示,你们有什么问题需要他们解释?”“这个小组的想法很特别,你们怎么看?”“谈一谈你们有哪些感想和体会?”等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的交流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3.多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目前,我们希望要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就必须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本次教学中,我较好地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如:指导学生查阅图书、上网,带领学生访问有种植经验的专家,争取家长协助拍照。通过一系列活动,我认识到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育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无法代替的。
二、不足之处及存在的困惑
在教学中,受时间的限制,仍然把铃声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束缚了学生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其实许多学生仍然意犹未尽.这样的交流课不同于普通的新课讲授和复习课,对评价的尺度把握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