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对于学生来说时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时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主思考,建立“倍”的模型。
在整堂课上,我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他们去积极地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比较去主动探索,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自主活动的空间。例如我还充分利用学生第1题和第2题的资源,在设计了3个问题进行追问,因势利导,适时点拨,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了“倍”的知识。
二、注意数形结合,理解“倍”的概念
本节课我注意对学生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例如:课一开始,我就出示2条蓝花,6条红花,让学生通过数花了解“倍”,再动手自己画图理解“倍”,使“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从生活中的实际物体个数和图形入手,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从看图到画图,整个过程都反映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
三、开放的练习,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在巩固练习中,1、通过多种渠道(说一说、画一画)、多种形式巩固并加深对"倍"的理解。2、问题带有开放性,如动手画一画中,画什么,怎么画由每个学生自己决定,把出题的权力“下放”给学生。这种开放性的练习更能体现学生的生成性,促使学生从发散思维中寻找规律,使学生的思维水平进入更高一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