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980
post:490980

袁萍 语文 教学反思之二

  • 发布时间:2011-12-29 21:19
  • 作者:袁萍
  • 点击量:

                                   绘本阅读《逃家小兔》教学反思

    11月,我在家长开放日时上了一节绘本阅读课,教学的内容是绘本《逃家小兔》。这本书描绘了一只可爱又充满幻想的小兔子以及一位机智、坚定又对孩子充满了无尽爱的妈妈的生动形象。全书大部分是用简洁明快的线条和色彩、富有想象力的空间、活泼生动的画面及几句简短的文字构成,让孩子充分体会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课后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在推测中阅读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年纪小,爱猜读。因而,课一开始,我采用观察封面猜一猜的方式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欲望。

2、阅读是一种言语上的推测游戏,接下来我采用边读图,边读文;先读图,再读文;先读文,再读图;边猜边读;思考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怎样读书。努力创设轻松、自由、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我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乐学、会学。让孩子们的思维在无拘无束中发展、飞越、撞击。学生想象丰富,课堂气氛活跃,充分体现了阅读的快乐,学生在猜读中领会到母爱的伟大,并感受到身边的爱还有很多很多。这样,学生获得了比作品内容本身更高的价值。

二、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

    在教学设计时,我把重点落在了“爱”究竟是什么的探寻上。小兔和妈妈每一次的捉迷藏我们都能挖掘出对于母爱的不同解读。在我看来,爱是默默的陪伴,是矢志不渝的追随;是离开家时伸出双臂静静的等待;是正确的指引……故事读完了,我把它改写成了一首小诗,让孩子们配着音乐轮读。那一刻,孩子们安静了,他们沉醉其中,我相信他们是真的理解了,那一瞬间让我欣喜。

三、让情感在写作中升华

    紧接着,我就引导孩子们回忆在成长道路上令自己最感动的一个瞬间。为了短时间内就调动起孩子的记忆、打开思路,我以学生的语言写了好一段话来引路。在我尽心设计的语言的感染下,孩子们的情绪立刻被全部调动了起来,写得非常投入。值此家长开放日这个好机会,孩子们把这张精美的纸片赠送给了自己的父母,一时间,班级里充满了浓浓的温情。

意外的收获:

    吴少平老师说,《逃家小兔》是激发孩子们的想象的,是一场爱的奇思妙想。此话一点不假。课后有孩子来向我借阅这本书,还想拿回家好好研读。出乎意料的是,一个孩子在日记中就主动续写了一篇文章,假想了好多种小兔可能的变化,合情合理,非常出色。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孩子和妈妈花了很大的心思制作了一个精美的课件走上了“课前演讲”的舞台,向老师一样将自己编写的故事娓娓道来。

上一篇:潘燕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