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乘法口诀想到的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陆咏梅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创造和构成的。数学与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广泛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片段一:(学过4的乘法口诀后教学游戏片段)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青蛙吗?
生:(高兴地)见过。
师:(电脑出示一只青蛙的图)。一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
生:(观察)一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师:那2只青蛙呢?3只呢?4只呢?你会算吗?怎样算最快?你有什么好办法?大家讨论一下。
生:(认真计算、思考)……
师:是的,我们可以利用学过的乘法口诀来帮助我们。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看谁的头脑最灵活?嘴巴最灵巧?你们想玩吗?
生:(兴奋地)想!
师:我们就这样说:
一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跳下水;
两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三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四只青蛙4张嘴8只眼睛16条腿,扑通、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生:(开心地)……
此案例我利用孩子们好游戏好挑战好体验的特性,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由一只青蛙引出二只、三只、四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既激发了孩子们学习2--4的乘法口诀的兴趣,又给下面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让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且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较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动力,产生探究意识。
片段二:(9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段)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出示智慧星图)你们知道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多少颗星?引导学生横着10个10个地数。
生:有90颗星。
师:你想得到它吗?
生:想。
师发一颗智慧星给表现特别好的小朋友。
师:你能给老师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年龄。
生:我叫……,今年8岁。
师:哪些小朋友和他一样过了年就9岁了?
许多孩子纷纷举起了手。
师:想知道明年老师有多大吗?
生:想。
师:老师明年的年龄是他明年年龄的4倍,请你们算出老师明年多大了?
生:老师36岁。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把4个9相加。
生2:想口诀四九三十六。
师:(板书:四九三十六)这是几的口诀?
生:9的乘法口诀
师:(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9的乘法口诀
师及时奖励给这个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孩子一颗智慧星。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我抓住孩子的心理特征,运用孩子们平时喜欢的智慧星,组成了一幅9的乘法口诀图,在他们答对题时,及时奖励。这样,奖品不仅仅是用来鼓励学生的用品,奖品还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资源,同时教材也用活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顿时高涨,我也很轻松得为后面突破 “几个9相加就是几十少几”这一难点,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另外,由于我运用“猜老师年龄”这个游戏,与生活紧密相连,既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又为揭示课题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这样的课堂教学不是生硬的,孩子们学得其乐融融,我也教得轻松、自然。
反思:数学课堂是常被人认为比较枯燥、乏味、和缺乏激情的,因此,努力创建既宽松、又富有人情味的且便于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课堂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而体验是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更多的是指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而这种体会和感受外在表现出来便是学生的感悟。学习数学知识悟性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它与数学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具有生命驱动力的思维形态,介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是联结感性与理性的带有生命体验的心灵之桥。可以说,没有以悟性点醒的材料是僵化的凝固的材料,没有以悟性化解的理论是空洞、乏味的理论。悟性的养成与提高主要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学生才会主动学习和感悟数学,数学教学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才能给我们的所有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双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一副为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心肠。
现代数学教育已经不再提倡让学生只会应付考试,不再是培养一些只会答题的书呆子,而是让学生体会到学好了数学不仅在考试的时候有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生活离不开数学,提高对数学应用的意识,用数学的思想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我想在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开发他们脑中未被开发的脑细胞,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这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