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267
post:493267

张永 期初论文

  • 发布时间:2015-08-31 10:51
  • 作者:张永
  • 点击量:

浅谈小学自制体育器材的开发与运用

  培养青少年儿童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多组织一些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比如自制体育器材就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就以小学自制体育器材在课堂教学与训练的情况下进行了浅析,并针对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摸索与探究,又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反复磨练与尝试,最终总结出一些个人的想法与经验。

关键词自制体育器材  体育课堂教学与训练  开发与运用  运动兴趣

 

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活动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它是以各种形式针对学生的教学。而体育器材又是体育课堂教学的载体,种类繁多的体育器材让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在体育课堂教学与训练中,在现有的体育器材已经难以满足你教学的需求时,你就会想开发或自制一些体育器材来辅助你的教学,让学生更加积极、更有兴趣的参与练习,让学生在体质体能上有所提高,在运动成绩上有所提升。那么又如何开发和自制体育器材来满足我们的需求呢?

一、自制体育器材在体育课堂教学与训练中起到的作用

自制体育器材是进一步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体育设施资源开发的具体表现,它即可以丰富学校现有的体育器材,还可以培养小学生想象与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小学生勤俭节约、废品利用的良好品质。既能节约经费,又能物尽其用,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1.有利于因材施教,创新学习,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生活中,学生或多或少见过或玩过一些器材。如果让他们想象与创造一些体育器材时,他们会倍感兴奋,不仅可以亲身体会制作的过程,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如果教会他们练习方法,让他们在课堂中或课间亲身参与练习自制体育器材,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

2.有利于创造条件,弥补体育器材的不足

自制体育器材可以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弥补学校现有体育器材不足的情况,转化传统教学模式,利用自制体育器材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日常的体育课中,基本上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跟着学什么,学校有哪些器材,教师就用哪些器材。当一些器材无法满足或达到练习效果时,体育教师能积极参与开发和利用有限的教学器材,不仅在教学方式上是一种创新改革,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而且在亲手开发与自制器材的过程中,教师会充分了解器材,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科知识,自身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二、自制体育器材的开发与运用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注意力不能长久的集中到课堂中,而且对待各式各样的体育器材也充满好奇。在体育课堂教学与训练中,如果体育教师能巧妙、合理的开发与运用自制体育器材,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到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之外,也可以让我们体育教师更好的把控课堂。自制体育器材又是一件非常有趣、有意义的事,它可以让我们体育教师有成功感,同时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因而体育教师都主动并乐于参加体育器材开发与自制。

1.废品利用、变废为宝

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生活废旧品,比如学校中废旧篮球、废旧足球、废旧排球、废旧跳绳等,生活中废旧的饮料瓶,废旧的自行车内、外胎,废旧的编织袋等。如果我们能根据这些废旧品的特点,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这些废旧品,它们都可以制作成很好体育教学器材。比如说废旧的篮球、足球、排球在内部填充不同重量的沙子,不仅可以当作实心球,也可以当作重物让学生搬运。根据废旧自行车内胎具有弹性特点,与棉质的跳绳相组合,再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的特点,做成不同负荷的拉力器,以方便学生有选择的练习,而且这样的拉力器在实心球的教学与训练中也可以起到固定动作、教授学生如何发力的重要作用。废旧的自行车外胎可以运用到跳跃单元的教学,比如说跳圈、单脚起跳双脚落圈等;也可以作为障碍跑教学中作为障碍物,让学生跨越或钻过;还可以运用到各种小游戏教学中(比如:抢圈、套圈、滚圈、追圈等)。

2.一物多用、器材组合

体育教学不仅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一节体育课如果要用到很多种器材,这样在课堂中不仅费时,还很费力。如果我们能巧妙地让一种体育器材多种用法或者多种器材巧妙地组合,课堂上就会省时也省力。比如在上小篮球课时,小篮球除了在主教材中运用到,也可以运用到热身跑中(如绕球跑、各种姿势持球跑),这样可以让学生熟悉球性;而且在游戏中也有多种用途。这种一物多用、一物到底的方式,省时省力,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球、练习球。再比如中低年级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再利用小体操垫的特点,将小体操垫与竹竿巧妙地组合,观察学生练习情况调控不同的高度,让学生有选择的练习,学生既感兴趣,也乐于挑战并参与练习。

3.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在我们的校园的操场上都有一些固定物,比如大树、篮球架、跑道上的横线、墙壁等等,如果我们能巧妙、合理地开发与应用,都可以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比如在跑的单元教学中,大树、篮球架可以作为障碍物,进行障碍跑;投掷轻物、沙包,对墙投掷可以节省空间,对篮球板投掷,可以调控学生头直角度,也可以连学生的投准度。

总之,能巧妙、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制体育器材,并在体育课堂教学与训练中起到促进学习这一目的,那么它的价值就不可以忽视。而每位体育教师在开发与运用自制体育器材时,都应该结合青少年儿童的身心特征、能力,充分挖掘自制体育器材的潜在价值,以此来辅助体育教学与训练,提高我们的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所以在现代化、科技化、数字化教育的今天,自制体育器材的开发还有很大的价值等待着我们去研究。

 

参考文献

[1]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解读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1] 潘华.论瑞士小学体育器材的特点[A] 2006年全国体育仪器器材与体育系统仿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

[2] 李雍.对农村中学体育器材的开发和利用[J] 考试周刊,201022

[3] 左永慧. 农村中学自制体育器材的五个原则[J] . 中国学校体育, 200904.

[4] 卢伟华. 变废为宝 . 体育教学,200503.

[5] 王六义. 自制体育器材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 . 速度旬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