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448
post:490448

创新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 发布时间:2013-09-12 15:18
  • 作者:王爱荣
  • 点击量:

创新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013-8 王爱荣

         教师的真实,是学生真实的前提,教育教学的真理,就是一棵树晃动另一棵树,一片云碰撞另一片云,一颗心撼动另一颗心。不如此,就无法把学生的意向引入健康的轨道。

一切科学发现、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文艺创作都离不开想象。创新,是人类的灵魂。 随着课改实践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呼之已出,隆重登场。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新的教育理想,就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我国新世纪的一代新人,首先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创新。教师素质中最宝贵的一条,就是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因此,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创新意识,达到“课开始,兴趣生;课进行,兴趣浓;课结束,兴趣存”的效果。

英语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创造、创新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要不断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教师是课堂上的导演兼主持人,因此,教师只有抓住小学生对新事物怀有好奇心和强烈求知欲的特点,在教学中善于启发、诱导,突出“新”字,以“新”来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从而热情主动地学习。

(一) 课堂调控用语的创新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课堂调控最难,很容易出现课堂纪律混乱、失控的现象。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采取了条件反射的对策,在课堂中反复操练,形成反射,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应用,以唤起学生的注意,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使教学能顺利进行。

(二)肢体语言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老师提出要求,如:看黑板,认真听。有部分学生可能因分散精神而毫无反应。假如,我们把“发号施令”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我提醒。那么,情况就截然不同了。例如,我在要求学生看黑板,坐端正,认真听时,我只说“Teacher says”,并且做动作(手指向黑板,两手平放,手指耳朵)。学生通过条件反射训练,则齐说(Look at the blackboard./Sit up straight./Listen carefully.)并做动作。

(三)比赛形式的创新

     如果老师总是用奖励小星星或小红旗的形式,我发现学生厌倦了,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因此,我在比赛形式方面不断更新,力求做到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学生热情。设计比赛形式时,必需考虑是否符合教学内容或有教育意义。如:

    1、教水果类单词时,可设计“水果篮”比赛,看谁赢得水果最多(动物类、文具类也如是);

    2、教数字时,设计建楼房比赛,看哪组建的楼层最多,在小结时用英语数一数;

    3、教学音标时,则设计母鸡下蛋,看哪一组拾获的蛋最多,蛋上写有元音和辅音音标,到小结时,要求学生拼读出来;

    4、教学颜色时,可准备一些动物和食物图片,让学生比赛“上颜色,找东西”。看哪一组画得最好、最快又最多,最后把他们的作品奖励给他们; 

(四)板书的创新

    课堂四十分钟内,时刻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黑板的板书因此,板书如果设计新颖而有特色,那么就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了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这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学生易接受又能突出重点的板书。

(五)教学情景的创新

    如何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况,激发学生的听说交际欲望,使学生产生内在需要,自觉投入学习中去呢?这需要老师创设的情景有新意,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使学生易于接受。如教动物类单词时,我在黑板上准备好一幅森林图,在教学时让学生给动物安家找地方,把动物的相应图片贴在它们相应的地方,这样学生就非常地起劲,学习的效果也就很好。

(六)歌曲的创新

    歌曲教学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唱爱跳的心理及生理特点。优美的音乐能使他们产生愉快的心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英语在美妙的歌曲声中轻松地进入他们的头脑,使学生不知不觉中主动接受教育。根据课文内容编歌曲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体现。我不是单纯地一遍一遍地教读,而是同时教唱歌曲并且和学生一起编配一些简单动作。这样,学生一边唱一边动一边学,很快就把歌曲的词曲部分记住了。

     学生对英语学习普遍有厌学、畏学的情绪,但我采用创新方法之后,不仅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也使他们的成绩提高较快,而且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多的乐趣和喜悦的胜利感。换言之:任何有效的教学意味着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作为文化传承执行者的职能虽未改变,但其教学行为却必须要改变,要有更大的创新性,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学生。要以各种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与过程。把课堂的中心与主角真正让位于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真正意义上的主人,有效创新教学才不至于沦为空谈。

 

 

上一篇:蒋凌期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