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终不是终点
——试水期终考试的后续教育
陈涓
每学期的期终考试,作为任课老师,关注学生的考分是理所当然。然而,仅仅关注眼前的考分,将统计分数,完成试卷分析作为一学期的终结,我想,是远远不够的。怎样才能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期末能成为下学期的开始?我采取的方式是,给孩子们写文章,让他们了解本次考试所暴露出的不足,明白自己下学期需努力的方向。
以下是我在三下和四上的时候,写给孩子们的文章:
(一) 如果
我们都有看不开的时候,总有冷落自己的举动,
但是我一定会提醒自己,如果还有明天。
我们都有伤心的时候,总不在乎这种感受,
但是我要把握每次感动,如果还有明天。
如果你看出我的迟疑,是不是你也想要问我,
究竟有多少事没有做,如果还有明天。
如果真的还能够有明天,是否能把事情都做完,
是否一切也将云消烟散,如果没有明天……
1990年9月,罹患癌症的台湾音乐人薛岳用自己最后的精力在台北国父纪念馆的舞台上举办了“灼热的生命”演唱会。他说:“我在30岁以后,决定要做自己的音乐。因着年龄的因素,我明白了,很多东西并不是用撑的,应该有很多方法,有很多管道。我才刚明白,生命却已经来不及了。”他流着泪唱完了《如果还有明天》。
不日后,他因伤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在他36岁的时候……
期末考试复习期间,我一直喜欢放这支歌——《如果还有明天》,很多孩子已经会唱了,而且那么爱唱,可我知道,你们应该还不明白歌词中的真意。你们总还觉得,明天有很多很多,机会只要去争取就一定有,犯了错误总归会得到谅解,老师生气只是暂时的,父母永远是自己的依靠……
于是,我看到了这样的考场,我改到了这样的试卷。做教师十几年来,我第一次留在办公室里批改试卷到九点,第一次在家长会后和家长们交流到九点,那时候,肚子已经不知道饿了,疲倦也不知道到哪里了。回到家里,面对家人给我留的饭菜,我居然难以下咽,我不相信,这就是我们共同奋斗了三年后的结果!
如果当初仔细审题,也许就知道应该从已给选项中选择成语填在空白处了;如果前一晚将老师交代的作文略略背背,也许就不会在写作文时紧张万分了;如果能抓紧时间,仔细检查,也许就不会有题目空着没写了…….然而,没有如果!
孩子们,与其等到错了后再后悔,不如不轻易给自己犯错的机会。薛岳在30岁时明白的道理,未必你们也要到那时才能领会。至少,他用短暂的生命写就的歌,你们现在就可以听到。你们都那么聪明,都有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全心全意帮助你们的老师,为什么就不能给自己更高的目标,并为之付出长久的坚持与努力呢?
看到这本《小水滴作文集》时,你们应该都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四年级,学业更难了,正是成绩两极分化的时候,这时,你们应该如何创造自己的明天呢?你们必须明白,目前,我们还只找到“学习”这一种方式,来检验你的能力,锻造你的素质。
我们往往从失败中能学习到更多。面对失败,不要先找退路,更不要空谈明天。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靠自己吧,我和你们的家长,不会再像小时候,总是让你依靠,如果,我们希望你自信、自强,自立,有美好的明天!
(二)失去的8分钟
时钟拨回至2011年1月18日。
上午10点08分,我正在四(6)班监考期末语文。虽然超过规定的收卷时间----10点已有8分钟,但还有四五个孩子正“奋笔疾书”,其他孩子也正仔细检查着。我思量着,还是再过2分钟收卷吧,年级组老师事先商量好,如果试卷量大的话,适当给孩子们多些时间。
此时,从走廊风风火火跑来了曾子晴,手里还拿着一沓试卷,她说:“这是我们班考完的试卷!”“我们班的试卷?每个人都交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是的,每个人都交了!”曾子晴拼命地点头。
子睿交了,小钱交了,他们能做完吗?看着眼前的几个孩子还在埋头写作,我只能愤愤地对6班的孩子喊:“交卷!”
早早收卷的事情其实很容易想通。给我们班监考的老师刚来代课,她并不清楚年级组老师事先的约定,按照惯例收了卷,她只是无心之过。
然而,这样的“过错”会有怎样的结果?抱着试卷回办公室的路上,我的心沉甸甸的。我想到了我们一起在零下8度严寒里努力复习的情景,想到了侯哥、大洋带病坚持的身影,想到了一本本冰凉的作业上工整的字体,想到了熟悉的家长们殷切期盼的目光……如果是因为时间不够,没能写完,或者来不及更正错误,那会多么遗憾……
坐定在办公桌前,我一张张翻看着孩子们的试卷,天,除了两个孩子有一题“口语交际”没完成,其余的孩子都写好了。子睿的作文写得真长,小钱不仅每题都完成了,字还写得那么好!还有王灏若的作文,写满了格子写满了格子下方的空地,又粘了张写满字的即时贴,我又一次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接下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我们班的语文又一次取得了均分第一、优分率第一,还创造了全班全部在80以上的佳绩!
失去了8分钟,却并没有影响成绩,这是怎么回事呢?
经过调查,我终于知道,由于考场上从老师到学生,都以为10点交卷,老师提前五分钟就催促大家快点完成,孩子们也始终快马加鞭,和时间赛跑,于是,潜能就这么给“逼”出来了。
看,同样的工作,同样高质量地完成,用的却是更短的时间,这就是“高效”。无数成功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高效”是成功的法宝。我们也已经知道,我们班那几个成绩好的孩子,总是在学校里就把当天的作业大致完成了。而“失去的8分钟”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只要努力,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将工作完成得又快又好!
时间滴答滴,永远不停息。孩子们,我们不妨常常拨快心中的时钟,高效、高质,做一做时间的主人!
好了,写完,改完,近一千字的文章,我用了一个小时。你呢?
不难看出,两场考试,作为教师,我表现出两种态度,第一次是“怒其不争”,第二次则是“赞赏有加“,这和学生在考场上表现出的态度是息息相关的。为了真实呈现我的最强烈的感受,我总是在考完后的三天左右时间里完成文章。实践证明,学生们对这样的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文章是印象深刻且乐于接受的,有一段时间,我文章中的观点和句子经常被引用。
期终考试并非终点,作为过程性资料,我也能从中得到讯息:为什么两场考试,学生的状态不一样?考前复习的节奏要怎样才合理?考前要跟学生交待些什么?怎样做才是真正信任学生?怎样做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信任?哪怕是一场考试,只要认真思考,定会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