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课堂:生命成长的原野
——北师大版四上Unit5 Our town教学实录及思考
■ 诸蕾
【内容概述】
本课语篇部分主要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询问地点位置及答语Where’s…? It’s…,并能理解运用相关地点名称town, toilet, train station, swimming pool, supurmarket, movie theater和表示方位的介词及短语behind,next to,in front of,between ,动词短语turn left, turn right,以及一些问路、指路的交际用语。
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少量的地点名词,例如:zoo、school、park等。也能够通过Where…?句型问东西和人在哪里。通过前测可知,大多数学生对地点类名词不陌生,约有四分之一的同学可以说出生活中一些较常见的地点类名词及短语,大部分同学可以用Where…?句型进行问路,但对指路句型及短语比较陌生,在语境中运用介词短语表达相应地点的方位有困难。
基于如上分析,制订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基于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对全体学生我们确定了共同目标及分层目标。
一、共同目标:(针对全部学生)
1、(1) 能听懂、会说、会读表示地点的单词 及短语town, toilet, train station, swimming pool, supurmarket, movie theater和表示方位的介词及短语behind,next to,in front of,between ,以及动词短语turn left, turn right。
(2)能听懂、会说、会读询问地点方位的句型: Where’s…? It’s…及指路句型Turn left/ right.
(3 )能理解该语篇,并能熟练朗读。
2、学生应基本能在合适的场景初步运用所学句型进行日常交际,解决生活中问路、谈论地图、谈论物品方位等实际问题。
3. 学生自我预习的能力(搜集资料,复习旧知,预习新知,初步尝试)的培养,小组合作策略(寻求同伴帮助,倾听别人的建议)的有效指导。
二、分层目标:(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1. 能简单复述该语篇,简述本课中地图中各地点的方位关系。
2. 能在生活实际情况中用英语询问并简单描述地图中地点的方位关系,并给他人指路。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儿歌、游戏、小组活动等形式,在学生探索,发现,归纳和运用的过程中,借助自主、探究和合作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表达,运用英语解决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南京的情感,渗透情感教育;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生活能力,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和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前置性学习方案的设计】
Unit5 Our town 前置性学习方案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 |
|
预习提示 |
1. 听录音,跟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 划出生词,查字典,学习读音、了解词义。 3. 查找资料,搜集“询问地点位置”的相关词语和句型资料。 |
我的尝试 |
1. 写出文中表示方位的介词,了解它们的读音,并画示意图表示它们的语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文中划出表示地点的词及短语并尝试了解含义。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他们?(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文中你学到问路的时候会说到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资料收集 |
1. 收集生活中一些场所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还知道哪些问路和指路的句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预习评价 |
自我评价 ☆ ☆☆ ☆☆☆ |
小组评价 ☆ ☆☆ ☆☆☆ |
|
我的收获 |
|
【课堂情景】
Step1 Warming up
1. Showing time: Self-introduction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课前就一定主题自主交流,真正实现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本次主题是自我介绍,一方面是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顺势引出Mocky这个主线人物。)
2. Introduce Mocky
T: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I’m a little monkey. My name is Mocky, M-o-c-k-y. Do you like me? I like you very much.
T: How are you?Do you like playing games? Do you like “Hide and seek”?
S( Answer Mocky’s questions.)
(设计意图:以 rap的形式介绍Mocky。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问答引出下面的游戏,从而教学介词。)
3. Play a guessing game :“ Where’s Mocky?”教师把Mocky玩偶放在不同的位置,从而引
导学生说出其位置,并引导学生教学介词behind, between, in front of, next to。PPT呈现生词,进一步认读,明确词义。
S(说出Mocky的位置并做小老师教读相应介词。)
(设计意图:运用实物以游戏的形式,真实感性地呈现四个介词的意义。并再运用游戏巩固强化。在其中介词由学生教学生。学生在前置性学习的基础上完全有能力学会,这样的环节一方面展示前置性学习的成果,另一方面弥补前置性学习的不足。)
Step 2 Presentation
1. Let’s learn the phrases
1) T: Look, Mocky is here with Ken and Ann. What are they looking at? It’s a map of our
town.
S (Read the title “Our town”)
2) T: What places are they ? Learn the words in groups of four and help each other.
S (Learn the words in groups.)
3) T: Who would like to teach the new words?(Choose a group.)
Cheng Xintong: Follow me. Fire station.
Ss: Fire station.
Cheng Xintong: Again.
Ss: Fire station.
Cheng Xintong: Lou Qinxin, from you. One by one.
S( Say the phrase one by one in group.)
Cheng Xintong:Wonderful!/Great!
Cheng Xintong: Movie theatre.
Ss: Movie theatre.
Cheng Xintong: Guo Beichen, your group. Say together.
S (Say the phrase together.)
S(该组其余同学也用类似方法教学生词词组,有指名朗读,小组齐读,小组开火车读,全班读。)
(设计意图:该环节主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互学互助的理念。学生通过前置性学习,完全可以胜任小老师的职责。并且教师选择整小组的同学一起上来做小老师,一方面是要求每位同学在小组学习的时候都有收获,在此检查小组学习的效果,也给每个层次的学生以展示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是体现课堂自主学习的高效,避免一个个学生频繁上台浪费时间。)2. Let’s listen and answer
T: What places do they talk about?
S (快速听课文,找出课文中人物谈论到的地方,并在教师所给的地图中圈出相应地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该环节是听力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听课文,迅速把握全文大致信息,这样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学习语篇,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3. Read, find and talk
1)T: Where are they?(指着那几个需要了解方位的地点图说)Step 1 Read the dialogue by yourselves and find the positions of them. Step 2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and then put the pictures in the map.
S(自读课文,找出地点位置,并两人一组进行问答操练句型:Where’s …? It’s …的同时合作将相应地点的图摆在地图上。)
(设计意图:该环节是对学生精读能力的培养,课文的训练,要求运用抓住该语境中的重点交际用语,即:问路的交际用语Where’s …? It’s…以及地点的具体位置的详细信息。)
2)T: Where’s…?
S(上台在大地图中贴出相应地点图片。并板书Where’s…? It’s near/ next to/ behind/ between…)
(设计意图:该环节是对上面学生阅读理解的效果的反馈,也是重点句型的具体教授过程。)4. Listen and repeat
5.Read and act
S(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话,可以小组齐读、小组分角色读或表演。)
(设计意图:此时学生的语言运用从机械的读上升到初步的运用,即:表演,是语言输出的较高层次的体现。)
6. Let’s try to act
1)T:Can you remember where they go at last? How do they go to the zoo?
让学生自读课文。
S(自读课文)
2)T: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S(小老师教“Turn left/ right.”并用肢体语言演示)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问题进一步自读课文。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仅扮演提示注意重难点的角色,因为教师相信,Turn left/ right.这两个词组学生依然可以通过自学解决。)
3)T: How do they go to the zoo? Try to act in three.
S(三人一组试着将他们怎么去动物园的过程演出来。)
(设计意图:这部分语言难度不大,因此这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体验的环节。因为找地点、带路一定要有真实感受的经验学生才能记忆深刻,才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活学活用。)
7. Listen and repeat
Step 3 Task
Let’s go to find Mocky.
1. T: Now this is our mini town. Here’s the …The …is next to…(摆放各个地点)
S(根据教师的要求,指出相应地点要摆放的位置。)
2. Step 1 Talk about the places in our mini town. But how to talk about the places?
S: What’s…? Where’s…?It’s…
3. Step 2 Go to the place where Mocky wants to go.
T: Where does Mocky want to go?
Wang Yizhe: I think he wants to go to the forest.
T: Why?
Wang Yizhe: He wants to go to find his friends. And he wants to be free.
Peng Wei: Maybe he wants to go to the supermarket to buy some bananas.
Luo Yuxi: Perhaps he wants to go to the swimming pool.
T: Can he swim?
Luo Yuxi: I think he can.
T: OK. You have some good ideas. But he doesn’t know the way. Let’s help him.How to ask the way and how to show the way?
S(小组交流,用课前预习的知识来补充课堂学习内容,并为后面的任务活动提供语言素材。)
T: How to ask the way?
Huang Ruoyu: Where’s…?
Hu Lingyi: Excuse me,how can I get to…
Yang YInuo: Which is the way to…?
Wang Yizhe: How to go to…?
Xiao Jiaming: I want to go to…
Cheng Xintong: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 Good job. You know so much about the sentences to ask the way. How to show the way?
Hu Jiayue: Go straight.
Wang Yiling: Go along…
T: Well, now use the sentences you learnt today to make a dialogue.
S(学生两人一组通过分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任务活动,一个是Mocky另一个是帮助指路的同学。)
(设计意图:在运用语言之前首先反思学习过程,交流学习所得,让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纳入自己认知结构。前置性学习的对课内学习的拓展功能在此环节体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环境学习到更多相关内容,通过课堂上的交流,最大化学习内容的范围。这个环节通过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形式帮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词句和交际用语。使学生的学习形成一个完整的从生活到文本,再由文本进入生活的过程。)
【课后再思】
在学校“爱的教育”的研究和实验的推动下,我们在课堂教授方式、师生对话方式、课堂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变革,尤其是以“学习方式的变革”为突破口,构建了新的教学方式:个人学、小组学、全班学、教师帮。力求在课堂中保证学生的“三个生长”。
一、激活储备,自己生长
我们对传统课堂进行变革,实施颠覆性的勇敢实验:对“教”说“不”。
学生没学的——不教;
学生已会的——不教;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
学生互助能学会的——不教。
1. 激活情绪储备
学习,往往在课前就已经开始了。语篇教学往往有一个主题,课前如果能够
把展示的舞台充分让给学生,使其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热身,调动其积极性,将会起到良好地激活情绪储备的目的。如:在语篇教学开始前设计Showing time的教学片段,可以让一位学生围绕本课的相关话题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演讲,并就自己的演讲提问或接受台下同学的提问。这样的留白让学生在课前就一定主题自主交流,没有教师的教,真正实现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展示的舞台让给学生。学生怎么会不期待进一步的学习呢?
2. 激活知识储备
在实际的语篇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部分学生理解困难,更有学生想说而不
敢说或不知如何说。这是因为课堂教授的时间短,操练不充分,每课中的新词汇、新句型对于他们来说是“消极”词汇,“消极”句型,他们不熟悉发音,不能理解语义,从而阻碍他们积极地参与活动。如果学生课前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那么课堂上对语篇的理解就易如反掌了。而人与生俱来就有探究的潜能,现在大量的网络媒体资源、学生课外英语学习的储备以及其周围人的资源都能帮助学生完成课前的前置性学习。那么何不课前留白,大胆地布置前置性学习,使学走在教之前。本课的前置性作业,从内容上说,有对文本理解的涉及也有对重点词句的训练,如:前置性作业中一问:他们的对话中提到哪些地方?请在文中圈出来。这个是要求学生对文章重点有大致地把握。又如:前置性作业中有:从文中你学到问路的时候会说到哪些内容?这是对文章重点句的自学项目。从形式上说,有对课文理解、词汇学习的有标准化答案的练习,也有南京的地名及问路句型的拓展开放性练习。如此高质量的前置学习凭借学生个性化的实施必将显现出其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优势。
二、调动潜能,自然生长
学生能学,教师还其时空;学生能教,教师还其可能。课堂上,教师讲得越
多、越细、越满,则越有可能封闭学生的思想空间,并造成学生对教师可悲的依赖和可怕的屈从,这样的课堂自然是没有出路的。教师要把核心的学习自由还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1. 调动互教互学的潜能
所谓同伴互助学习,是指通过地位平等或匹配的伙伴(即同伴)积极主动的
支援和帮助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活动。[2]语篇教学中的部分内容完全可以在学生前置性学习的基础上留给学生互教互学的空间。例如本课的词汇教学部分。学生先在组内互学,扫清前置性学习的遗留障碍,然后人人都有当小老师的愿望。教师选择了一组学生上台的目的一方面是继续巩固小组互学的成果,另一方面检验小组互学的成果。
2. 调动自我总结的潜能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学习、总结、再学习的过程。课堂总结阶段通常已经到快下课的时候,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已经明显分散,教师这时候说再多学生也不容易听进去。那不如让课堂总结阶段留白,把任务交给学生。可根据教学内容分块,先以小组为单位总结、交流学习成果,再全班进一步共享、互补、提高。既是弥补部分学生新授学习的漏洞,又给学生提供自己总结概括的机会,帮助他们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指导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自我体验与调节、自我回顾与梳理、自我总结与反思中习得语言知识,收获语言技能,开发学习潜能。
三、敦促发展,自由生长
前置性练习,为学生课前学习提供“话题”,也为学生后继的交流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准备。学,走在教之前。这样的课堂,更多呈现了生生互动,生生互补,生生互学。少了教师预设的精致,多了学生生成的精彩。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价值、学习潜能得到充分自由生长。
1. 敦促语言能力的发展
学习的拓展功能在任务环节体现,本课即将结束时,教师抛出问题。T: Mocky doesn’t want to go to the zoo. Now he comes to Nanjing. Where does he want to go? Help him get there.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环境学习到更多相关内容,通过任务前准备的交流交流,最大化学习内容的范围。通过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形式帮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词句和交际用语。它符合新课标要求,体现了语言发展的渐进性和持续性。也使学生的学习形成一个完整的从生活到文本,再由文本进入生活的过程。课堂学习的结束,恰恰宣布了另一种更大范围、更大意义的学习的悄然开始,学生在无控制的情况下的自主学习才能真正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其自由生长。
2. 敦促思维能力的发展
按课程标准的说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目标至少包括这样一些更小的目标:知识学习层面,技能训练层面,策略培养层面,智能开发层面,情感熏陶层面和文化意识层面。[3]对学生思维的训练,除了要贯穿于课堂的始终,还应延伸到课外。课即将结束时,Task的环节便可更大限度地发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效益。教师的第一个问题Where does Mocky want to go? Why? 是为了结合学生对小猴子习性的理解,拓展学生思考的空间,利用学生前置性学习的成果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展开联想,并促使更多语言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第二个问题是引导学生归纳思考如何组织相关话题的对话。有助于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提高。此时,教师并没有见好就收,让学生根据对话自由发问,给学生留下自主提问的空间,并引导学生相互提问回答。会质疑才会解决问题,质疑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的发展都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原野。课堂永远处于生长中,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永远处于创造中,是激扬与唤醒生命的创造共同体。这样对学生生长的终极关怀的课堂,才是真正的爱的课堂。